显失公平的合同能改吗?
在实际操作中,当一方发现合同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况后,首先应尝试与另一方沟通解决,争取达成一致意见修改合同内容。如协商不成,则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请求确认合同为可撤销,并要求恢复到签约前的状态或者赔偿损失在提出撤销请求时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合同确实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形。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合同内容与法律法规冲突如何办?
当合同内容与法律法规发生冲突时,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条款无效。这意味着,如果合同中的某一条款或部分内容与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相抵触,则该部分被视为无效;但是,除非法律另有明确规定,否则不影响合同其他部分的效力在遇到此类情况时,首先应当识别出哪些是违反了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条款,并确认这些条款无效;评估剩余条款是否能够独立存在并继续执行,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对于显失公平的合同,受害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救济,包括但不限于请求撤销合同。但具体案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