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律师

您当前位置: 首页 律师文集 事故处理
文章列表
拖人12米致死是否情节恶劣?
2015年4月3日  邳州律师


    □旭灿律师事务所 菅峰
    在行驶中和一辆摩托车发生碰擦,导致摩托车后座上的乘客跌落并被拖行12米后死亡。虽然采取了取保候审措施,也全额赔偿了被害人家属,本以为可以获得缓刑,但到法院准备开庭时,却被带上手铐收押。法院认为,拖人12米致死属于“情节恶劣”,有可能判处实刑。
    案卷材料只有薄薄的几页,该如何展开辩护呢?
    开庭前他被戴上手铐
    交通肇事案件在刑事案件中是很常见的类型,由于该罪名量刑大都是3年以下,最高也不过是3年到7年的刑期,因此很多律师对这类案件缺乏兴趣,对有关证据的研究不够深入。同时,因为这类案件基本都是以交警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为依据,尽管法院有权重新认定事故责任,但在实践中法院重新认定事故责任的并不多见,办理这类案件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也不大。
    2005年我还在江西执业,当我接到这起交通肇事案件被告人委托的时候,原本也是抱着这种想法。
    根据检方的指控,被告人赵国强(化名)驾驶货车超越受害人乘坐的摩托车时,两车发生碰撞,受害人被货车拖拽致死。事故发生后,交警认定赵国强负全部责任,他已经将赔偿款及时足额地支付给了被害人家属,并已经办理了取保候审。我感到,依据同类案件的处理情况,法院考虑到以上这些情形,判处赵国强缓刑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但是,当我陪同赵国强来到南方某城市的法院领取开庭传票时,刑庭的法官突然宣布对被告人实行逮捕,而且当场就戴上了手铐。
    虽然,在开庭前将取保候审的被告人收监也是正常的,但我还是感到有点意外,并当即向法官提出继续取保候审的要求,遭到法官拒绝。
    法官告诉我:鉴于赵国强驾驶的货车与受害人乘坐的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时,受害人被货车拖拽12米导致其死亡,法院认为这属于情节比较恶劣,很有可能判处实刑而非缓刑,因此不予取保。
    我当下判断,案件有往不利方向发展的趋势!
    查案卷责任认定存疑
    形势发生急剧逆转,我该怎么办呢?
    我仔细审查案卷,发现检察院移送法院的材料十分简单,除了被告人赵国强和摩托车驾驶员各一份供述外,只有被害人的尸检报告和交警的事故认定书。
    我留意到,被告人赵国强曾辩解说,他并没有超车,而且对方摩托车上的两人都没有戴头盔。
    我马上想到,如果受害人的致死部位是头部,那么或许可以对方未戴头盔来减轻赵国强的罪责。
    但是根据尸检报告,受害人死亡原因是“钝性外力作用于胸腹部、左上肢致创伤性休克死亡”。这就意味着,未戴头盔非但不是导致交通事故的原因,和受害人的死亡也没有直接关系。
    晚上独自一人住在当地的酒店,我完全无心看电视,手里捧着薄薄的几页案卷材料苦苦思索着。案卷材料提供的信息量非常有限,一时间无从下手。双方对于是否超车各执一词,到底谁说的才是真相?在双方说法相反,又没有目击证人的情况下,交警凭什么采信摩托车驾驶员一方的“货车超车”说法呢?
    反复查看笔录我注意到,在交警对被告人的讯问笔录中有这样一段问答。交警问:“若你在本起交通事故中负有责任,那你所应承担的经济赔偿由谁支付?”被告人回“由保险公司支付。”
    这段问答虽然看似平淡无奇,可我总觉得有点耐人寻味。是不是交警出于同情死者的考虑,在做出事故认定的时候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呢?
    细思量碰撞痕迹关键
    虽然我对交警作出最终认定的依据有所怀疑,但任何推测都是缺乏说服力的,关键还得看证据。证据在哪里?双方各执一词,案卷中又没有证人证言,只有通过现场的痕迹来进行判断了。
    根据当事人的讲述,两车之间发生了碰撞。既然有行驶中的碰撞,就一定会留下痕迹,通过痕迹能不能判断被告人是否有罪,罪责大小呢?
    我发现,从法院复印出来的案卷里并没有现场的痕迹照片,这些材料应该在公诉人手里,我必须去检察院阅卷。
    静下心来,我先仔细分析了超车时可能会留下的痕迹。虽然货车与摩托车当时都处在运动中,但是既然要超车,其中一辆车的车速必然要高于另外一辆车,相对而言,另一辆车就是处在静止状态。这样的思考,让我仿佛又回到了中学课堂,记得那时在物理课上就学过关于“参照物”的理论。
    接着,我假定是货车超越摩托车,那么两车相撞时,在货车和摩托车上分别会留下怎样的痕迹呢?由于货车的车头首先与摩托车接触,那么其着力点应在前方,痕迹的运动方向应当朝后,随着力度减弱而逐渐消失,应该是有点类似彗星的轨迹。
    这种情况下,摩托车与货车发生碰撞的部位,比如后视镜、左把手面向驾驶员的一侧应有摩擦痕迹。
    反过来,如果是摩托车超越货车,那么货车上痕迹的运行方向正好相反,而摩托车上的摩擦痕迹应当出现在后视镜的背部和左把手的前端。
    做试验庭前整夜难眠
    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我拿出香烟盒与打火机模拟货车与摩托车的碰擦情况,还下楼买来一盒火柴进行试验。
    我让火柴盒代表货车,火柴棍代表摩托车,观察火柴棍与盒子摩擦留下的痕迹。火柴划掉了好多根,结论竟然与我所想的相反,末梢的痕迹反而更重。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一盒火柴差不多被我划完,才总算想通了:火柴燃烧的原理是摩擦产生热量达到燃烧点,其末梢部位的热量高于最初接触的部位,因此末梢部位留下的痕迹比最初接触的部位要明显。如果是其他物体之间的碰撞,毫无疑问应当是速度较快的物体身上留下的擦痕呈彗星状,头部朝前。
    我一个晚上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几乎一夜难以入眠,第二天一早,我就赶到检察院阅卷。
    拿到案卷,我迫不及待地翻找现场照片。果然不出我所料,货车上有好几处擦痕,其中最重要的是车门上有一处手臂和三根手指的擦痕,明显是在高速运行状态中留下的痕迹。手臂擦痕前低后高,尾部是三根手指留下的痕迹。我分析,这是乘坐摩托车的受害人留下的,刚开始受害人的手臂与货车车门接触,然后她伸出手指去扶车门,最后身体失去平衡而倒下。
    细分析证实先前推测
    此外,我发现还有几处痕迹可以说明问题。货车右前门有一道明显的彗星状擦痕,尾部在前,头部在后。货车车门与挡泥板之间有一道细长的擦痕,呈哑铃状,两头重,中间轻。但是,相对而言,痕迹较重的在后部,头部虽然有明显擦痕,比尾部的擦痕要轻很多。
    接下来看摩托车上的擦痕。后视镜已经碎了,但正面并没有明显擦痕,反倒是后视镜的背面有明显擦痕,这说明摩托车的后视镜背部与货车有碰撞。在怎样的情况下摩托车后视镜背部会与货车发生摩擦呢?只有摩托车超越货车的时候才可能留下这种痕迹。
    但是,我又发现一个比较奇怪的地方。摩托车的左把手朝向驾驶员一侧有着很明显的摩擦痕迹,这是怎么回事呢?再仔细翻阅案卷我注意到,摩托车的左把手不仅是驾驶员一侧出现擦痕,整个左把手的四周都有轻重不一的擦痕和货车油漆,而货车上的这个部位正好是挡泥板与车门之间的缝隙。
    于是我得出结论:两车在交汇的时候,由于摩托车的左把手卡进货车挡泥板缝隙,两车有很短暂的胶着状态,在这个时候,由于力的作用,两车互相挤压摩擦,以至于在货车车门上留下哑铃状擦痕,而摩托车左把手四周都有擦痕也得到了解释。
    从现场痕迹分析,认为应该是摩托车的车速快于货车,因此,超车的是摩托车。
    做算术得出拖行时间
    在仔细翻阅现场照片后,我又对法官提到的受害人被货车拖拽12米这一“恶劣”情节展开了思考。
    确实,死者的照片惨不忍睹,拖曳12米听起来也很严重。但“12米”只是一个枯燥的数据,这12米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做过了物理题,接下来我只有做做数学题了,虽然从小我就最讨厌数学。
    根据被告人赵国强的供述,自己当时的车速是每小时30公里,假定其陈述是真实的,那么,30公里除以60分钟再除以60秒钟,货车当时的速度应当是每秒8.33米。也就是说,从被告人听到碰撞声,到他刹车停下,这12米的距离他只用了1.44秒的时间。即便赵国强的陈述对车速有所“保留”,依照事发地的路况,我假定他的实际车速为每小时40公里,那么他也只用了1.08秒时间就停下车了。
    因此,我认为这一数据并不能体现出被告人的“恶劣”,反而体现出被告人及时采取了制动措施。
    同时我也怀疑,一辆时速为每小时30至40公里的货车,是否有可能超越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除非这辆摩托车的速度更慢。可是,如果两车都以这样的低速行驶,怎么可能出现如此严重的交通事故?
    我认为,被告人作为一名从外地驾车途经当地的驾驶员,又是在临时改道的公路上行车,路况非常陌生,超越摩托车的可能性极小。而摩托车驾驶员是本地人,带着受害人兜风吃夜宵,两人都没戴头盔,根据本案证据和常理,摩托车超车的可能性远远大于货车。
    庭审后获得缓刑判决
    虽然我认为交警的事故认定很可能是错误的,但现在的情况是:受害人家属早就拿着几十万元的赔偿回老家去了,如果判决被告人无罪的话,我们是以“重大误解”为由要求受害人家属退回赔款,还是以交警认定错误而找交警要钱呢?被告人被逮捕期间的国家赔偿如何处理?法院会让本案留下如此多的后遗症吗?
    我和被告人及其家属反复商量,最后决定,对本案存在的疑点我要当庭向法官指出,但同时,我们并不要求推翻交警的事故认定。如果法院最后判处实刑,在上诉的时候再孤注一掷,彻底否定交警的事故认定。
    我很婉转地将本案存在的疑点和我的意见告诉了本案审判长,他也认真倾听了我对交警事故认定的意见。
    几天之后,案件开庭审理。在法庭上,我又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我的疑问。公诉人问我:你是否做的是无罪辩护?我苦笑着回我只是提出自己的观点,请法院依法判决。
    半个月后,我收到了法院寄来的判决书。
    细细品味判决书,不由得看出了一丝奥妙。
    对比公诉机关的指控与法院“查明事实”之间的细微差异我发现,公诉机关的说法是“遇同方向由被告人赵国强驾驶的赣xxxxxx号重型特殊结构货车从其左侧超越”,而法院的认定则是“在其左侧行驶”;公诉机关认为事故原因是“因未与被超越车辆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而法院的认定则是“因两车未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同时,法院把交警对事故责任的认定结论略去不谈,对我关于责任认定的置疑也略去不谈。
    对于这样的判决,我是这样解读的:
    首先,法院对于被告人超车的事实没有认定,而是语焉不详。这等于默认了摩托车超车的事实。其次,法院对于事故原因也做了修正,把被告人“未与被超越车辆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换成“两车未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虽是各打五十大板,但并无谴责被告人的意思。
    在判决书的最后,法院依旧认定被告人交通肇事罪成立,判处一年半有期徒刑,缓期两年执行。这是当事人可以接受的结果,当然,并不是最好的结果。但这就是刑事辩护中常常会遭遇到的“现实”。
    是一意孤行追求最好的结果,还是尽力争取对当事人有利、当事人可以接受的结果,这是刑事辩护律师经常需要面对的艰难抉择。


    来源: 邳州律师  


宋杰——邳州律师

15162027626

扫描二维码

掌上律师解烦恼

友情链接:  北京劳动纠纷律师  常德离婚律师  公司顶层设计及公司立体股权架构设计高级律师  广州毒品犯罪辩护律师  广州国际贸易律师  广州经济犯罪辩护律师  广州劳动工伤赔偿律师  广州涉外法律顾问  广州职务犯罪辩护律师  广州资深刑事大律师  广州走私犯罪辩护律师  河南郑州专业资深著名刑事辩护律师  黄岛区刑事律师  开封著名资深刑事辩护律师  柯桥交通事故律师  昆明房产与建筑工程律师  昆明劳动争议与工伤赔偿律师  昆明民间借贷纠纷律师  昆明刑案律师  内蒙古通辽大律师  南部县离婚律师  宁德市霞浦县知名离婚纠纷律师  平邑县律师  齐齐哈尔资深律师  企业环保治理及环保行政复议及环保诉讼高级律师  饶平律师  山东济南商业秘密律师  山东济南知识产权律师  山东专利律师  上海户口房产律师  绍兴案件律师  深圳保险纠纷律师  沈阳毒品案件律师  石家庄劳动争议律师  潍坊寿光知名律师  温州电信诈骗辩护律师  温州死刑辩护律师  温州资深刑事律师  武汉海事海商律师  武汉资深合同纠纷律师  西安离婚财产律师  西安刑辩律师  萧山赌博犯罪律师  萧山经济犯罪律师  萧山刑事律师  云南昆明刑事辩护律师  郑州知名房产律师  珠海公司股权纠纷高级律师  珠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高级律师  珠海研究解决重大复杂疑难民商事法律案件的高级律师 徐州律师 徐州律师所 邳州律师 邳州律师所

微信扫一扫

掌上律师解烦恼

All Right Reserved Copyright@2024 版权所有 邳州律师 法律咨询热线:15162027626 网站支持:大律师网 网站地图